虽然说现在的原生USB3.0已经相当普及,但是大部分中高端主板还是会采用第三方芯片来提供更多的USB3.0接口,因此USB3.0主控还是有市场可做。今天我们就收集了共9款USB3.0控制芯片,安装据称能免驱使用的Win8系统,看看Win8是否真的能够完美支持这些USB3.0主控,同时对比一下它们的性能表现,看看哪一款USB3.0性能最强、最值得选择。
免驱时代谁最强?9款USB3决战Win8系统
●哪些主板能提供原生的USB3.0支持?
AMD A75最早提供原生USB3.0支持
2011年的时候,市场上只有AMD的A75主板能够提供原生的USB3.0接口,发展到今年,Intel方面也跟进了,7系列从最低端的B75到最高端的Z77,全部都能支持原生USB3.0,因此目前的原生USB3.0支持还是相当普遍的。具体到具体型号,AMD A75、AMD A85X、Intel B75、Intel H77、Intel Z75和Intel Z77都能提供相关支持。
●为什么还需要第三方的USB3.0?
X79主板都得用第三方芯片提供USB3.0
有网友可能就想问,既然原生USB3.0支持已经这么普遍,为什么还需要第三方的USB3.0呢?这其实有多方面的原因,一是没有原生支持的主板可能会需要,比如X79这样的高端主板就会需要USB3.0;二是原生支持一般也就4个,可能略少,不少厂商认为不够;最后有些厂商需要用第三方USB3.0接口实现某些特别功能,比如快速充电。
●市面有哪些第三方USB3.0芯片?
最早的USB3.0:NEC uPD720200
NEC是USB3.0标准制定者之一,它在USB3.0标准公布的同时,率先推出了世界上第一款USB3.0标准的主控芯片uPD720200,能够支持2个USB3.0接口。在祥硕、威盛等厂商的USB 3.0控制器推出之前,NEC的USB 3.0控制器垄断市场将近1年。后来Renesas瑞萨电子收购了NEC,因此新一批上市的uPD720200不再有NEC字样,而且封装工艺方面也与早期芯片有些不同。
广为采用的详硕 ASM1042
祥硕(ASMedia)ASM 1042可以说是USB3.0控制芯片的后起之秀,能够提供2个USB3.0接口,具备良好的兼容性和优秀的驱动支持,是目前最为常见的第三方USB3.0芯片。
常见度排行第三的钰创EJ168A
钰创 EJ168A是目前市面第三常见的USB3.0芯片,块头比较大,能够提供2个USB3.0接口,口碑还算不错,替代这款产品,钰创推出了EJ188芯片,体积更小性能更强,但目前还比较少见。
威盛VL810是HUB芯片,VL800/VL801是主控
主板上常见的威盛USB3.0芯片有两类,一类是HUB芯片,能够将一个USB3.0接口拆成几个来用,比如VL810,另外一类是主控芯片,能够提供2个或者4个USB3.0接口,比如VL800就是市面少数能提供4个USB3.0接口的产品之一。
比较少见的德州仪器TUSB7320
德州仪器TI也有研发生产USB3.0芯片,比如上图的TUSB7320,能够提供2个USB3.0接口,不过市面上并不多见。
创惟的GL3520M,不是创维的哦
创维电视大家就听得多了,但是创惟的USB3.0芯片大家都见过没有?此“创惟”不是彼“创维”,创惟Genesys Logic的GL3520M能够提供2个USB3.0接口,并且提供快速充电功能。
●USB3.0真的踏入了“原生时代”?
Win8带来了原生的USB3.0驱动支持
在Win7时代,无论是原生支持还是第三方芯片提供,所有USB3.0接口都需要安装驱动才能使用,不是很方便,现在Win8系统据称整合了相关驱动,为USB3.0提供原生的驱动支持,到底它是否能驱动我们上面提到的所有USB3.0接口?性能表现又如何?下面我们一起来找出答案。
[page]
评测平台介绍:
硬件平台 | |
CPU | AMD A8-3870K |
主板 | 华硕 F1A75-V PRO(A75原生) Intel DZ77GA-75K(Z77原生,创惟 GL3520) 华硕 F2A85-V PRO(A85X原生,详硕 ASM1042) 索泰 ZT-Z77皇冠版-U1D(NEC uPD720200) 技嘉 GA-F2A85X-UP4(钰创 EJ168A) 精英 X79R-AX Black Extreme(德仪 TUSB7320) 技嘉 GA-Z77X-UP7(威盛 VLI800) |
内存 | DDR3-1600 4GB×2 8-8-8-24 |
硬盘 | 饥饿鲨OCZ Vertex4 128G 金胜维Kingspec 挑战者 M5000s 120G |
显卡 | NVIDIA 公版GTX670 |
软件平台 | |
系统软件 | Win8 64位 专业版 |
评测软件 | AS SSD Benchmark 1.6 |
本次评测主要关注USB3.0接口在Win8系统下的驱动支持和性能表现,由于主板方面很难统一成一个平台,因此我们选择了多个平台,全部最大化CPU性能和GPU性能,避免测试因这两方面而受影响。为了保证USB3.0接口能有充分的性能发挥,我们测试采用了两个SSD固态硬盘,OCZ作为系统盘,Kingspec则连接到USB3.0硬盘座上作测试盘。
读取性能测试:
读取性能测试可以考验芯片读取USB3.0接口设备数据的速度,由于最常见的USB3.0 U盘都是高读取、低写入,因此这项测试的参考意义是比较大的。
AS SSD测试成绩
CrystalDisk测试成绩
ATTO测试成绩
平均成绩总结
小结:Win8系统把创惟 GL3520以外的所有USB3.0芯片都驱动起来了,而且性能表现上都不错,读取性能普遍都能到230MB/s以上,表现最好的是NEC的芯片,而表现最差的居然是详硕的ASM1042,有点出人意料,毕竟ASM1042在Win7下的性能表现是比较强的。
至于创惟 GL3520,貌似Win8把它给驱动成了USB2.0,而且由于驱动之家等网站都找不到这款芯片的驱动,因此我们也只好拿它当USB2.0好了。
[page]
写入性能测试:
写入性能测试考验芯片把硬盘数据传输到USB3.0设备上的速度,主要供有SSD移动硬盘或者高速U盘的用户参考。
AS SSD测试成绩
CrystalDisk测试成绩
ATTO测试成绩
平均成绩总结
小结:写入测试成绩分化很明显,能够保住230以上速度的只有Z77、A85X、NEC和钰创,而德仪和威盛的表现则明显偏低,都在180左右,最佳与最差成绩差距差不多有70MB,也算够明显的了。
[page]
FastCopy文件复制测试:
上面的测试都是比较理论性的,成绩可能比实际更高,而且可能还不够直观,因此我们还用FastCopy软件进行了文件复制测试,大文件复制用的是一个高清影片,而小文件复制用的是安装好的PS CS6文件,对比文件复制操作的耗时。
大文件复制耗时
小文件复制耗时
小结:对于大文件复制来说,所有USB3.0芯片表现都差不多,除了没驱动起来的创惟;而对于小文件复制来说,差距看起来较小,实际可能就要看文件大小,我们用的是差不多1G的零碎文件,如果1G就显示出10秒的差距,那么5G可能就会显示出差不多1分钟的差距。
[page]
PConline评测室总结:
读取性能测试成绩对比
首先,我们可以看到Win8系统已经能够原生驱动大部分的USB3.0芯片。而从读取性能,即从USB3.0设备传文件到主机硬盘的性能来看,所有USB3.0的速度都能达到210MB/s以上,已经非常够用,不装驱动也应该够用了。
写入性能对比
从写入性能,即从主机硬盘传文件到USB3.0设备的性能来看,所有USB3.0的速度都能达到180MB/s以上,表现不错,不过要说够不够用,我们还得看用户使用的设备。
USB3.0机械移动硬盘的性能
移动硬盘是大多数用户使用的USB3.0设备,它们内部通常是个2.5寸机械硬盘,写入性能在100MB/s上下,很少有能够到达150MB/s的,因此即使性能最差的USB3.0芯片也应该够用。
高速USB3.0 U盘的性能
另一种大部分用户都有的USB3.0设备是U盘,目前市面大部分USB3.0 U盘的性能都是高读取低写入,50~60MB/s的写入速度已经是比较不错的了,而较强的也就120MB/s左右,也还达不到最差的USB3.0芯片的性能,因此性能再差的USB3.0芯片也足矣满足USB3.0 U盘的需要。
总的来说,Win8自带的USB3.0驱动已经足够满足大部分用户的实际应用需要,无需再去装驱动,而对于有SSD移动硬盘之类高速设备的用户来说,选择Intel 7系列、AMD A85X和NEC是比较合适方便的,如果是详硕芯片的用户,可能就要稍微花点功夫装驱动和软件改善性能了。
[page]
扩展阅读:测试软件介绍
1、AS SSD Benchmark
AS SSD Benchmark
AS SSD Benchmark是一款专门的固态硬盘基准性能测试,它的测试内容很全面,包括了4个方面的测试(顺序读写、4K随机读写、64线程4K读写、寻道时间)。在测试中,测试文件的大小为1G Byte。通过AS SSD Benchmark的测试,可以很全面的了解一款SSD的性能。
2、CrystalDiskMark
CrystalDiskMark
CrystalDiskMark软件是一个测试你的硬盘或者存储设备的小巧工具,简单易于操作的界面让你随时可以测试你的存储设备,测试存储设备大小和测试数字都可以选择,还可测试可
读和可写的速度。
3、ATTO Disk Benchmark
ATTO Disk Benchmark
ATTO Disk Benchmark是一款简单易用的磁盘传输速率检测软件,可以用来检测硬盘、U盘、存储卡及其它可移动磁盘的读取及写入速率。该软件使用了不同大小的数据测试包,数据包按0.5K、1.0K、 2.0K直到到8192.0KB进行分别读写测试,测试完成后数据用柱状图的形式表达出来,很好的说明了文件大小比例不同对磁盘速度的影响。
4、FastCopy
FastCopy
Fastcopy,是一个以优秀的文件复制工具,其复制速度比Windows自带的复制功能要快得多,因此该软件也被喻为最快的文件复制工具。我们用它进行文件复制测试,毕竟复制操作是用户平时用得最多的写入操作之一,测试结果能较真实反应出磁盘在复制操作中的性能差距。
京ICP备14006952号-1 京B2-20201630 京网文(2016)1650-207号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06753号未成年人举报:[email protected]
CopyRight©2003-201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(021-54473036) All Right Reserved
玩家点评 (0人参与,0条评论)
热门评论
全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