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三国演义》说,天下大势,合久必分,分久必合。硬盘接口也一样!经过了IDE接口到SATA接口的过渡,如今SATA3.0已经艰险颓势,单从硬盘接口上,除了SATA外,mSATA、M.2、SATA Express、PCI-E和U.2接口也相应出来争雄。
这些接口肯定在不久将来会替换目前的SATA3.0接口,但是谁能脱颖而出呢?我们知道一个硬件,天时地利人和,样样不能或缺。而硬盘的接口能否称霸,同样蕴含各方面的角力。比如,技术领先程度,有无原生支持,易用性,体积大小,成本高低……
而据笔者观察,目前比较有实力做未来角逐霸主地位的,应该就是M.2和我们今天将要测试的U.2接口。未来M.2接口优势领域将集中在体积限制较大的移动电脑设备上,U.2则将偏向与家用PC领域。
U.2是原来SFF-8639接口改名而来,利用现有PCI-E接口,从PCI-E x2变成了PCI-E 3.0 x4,并支持了NVMe等新协议。U.2接口带宽达到了32Gbps,供电能力也提高了,这都有助于提高SSD性能。
U.2接口的SSD硬盘在刚刚举行的Computex2014台北展上,可以看到一些SSD牌子已经推出相应产品,但是目前在售的仅有Intel 750系列,且价格高昂。
支持U.2接口的主板也同样很少,这次我们特地找到了老牌主板厂商技嘉最新的DesignareEX主板搭配Intel 750 SSD进行测试。

这款Intel 750 SSD是2.5寸大小,厚度比一般SSD要厚一些。全金属外壳,背面覆盖了大面积铝制散热片。从后面的测试中,会明显感到750 SSD的散热巨大。



U.2的设备端接口融合了SATA及SAS接口的特点,中间用针脚填满了SATA接口留下的空缺,并预留了L型防呆设计,所以可以兼容SATA、SAS及SATA E规范,主板那一端则是mini SAS(SFF-8643)接口,设备端的U.2线则是一端接在SATA电源上,一端接在U.2硬盘的数据口上。坦白说,这数据线额外SATA接口供电明显感到比较累赘。


关于U.2接口的安装,面前还比较麻烦。当然说的是Intel 750 SSD当主盘,如果当从盘就方便的多(问题多少人会这么任性拿这几千快的SSD来当从盘?)首先,你要先下载NVME的驱动。链接再此:
https://downloadcenter.intel.com/zh-cn/download/23929/-PCIe
在确认BIOS已经认到Intel 750 SSD后,windows安装界面下加载上面的驱动。之后的安装就和SATA下安装无异。不过当你进入windows系统后,还要再一次安装NVME驱动。
下面就用数据来说明U.2下,Intel 750 SSD的威力。
测试平台:
CrystalDiskMark对于持续传输率可以给出比较稳定的速率,Intel 750 SSD读取达到了2601MB/S,写入为1303MB/S。4K方面,读取位37.63MB/S,写入达到294.4MB/S。
ATTO Disk Benchmark的测试结果也相接近,读取2068.86MB/S,写入1194.87MBMB/S。响应时间表现非常好。

HD Tune的测试下,我们看到平均传输达到了1203MB/s。从线条上体现比较稳定。

PCMark8 分数达到5054
测试体验:
配备了Intel 750 SSD的电脑平台下,文件传输几乎都是“秒传”完成。开机时间上,由于需要NVme驱动加载,开机速度上和普通SSD的优势并不明显。相对于传统的SSD,Intel 750 SSD最高温度在40-45摄氏度之间,发热还是略大。
这次测试里,我们看到U.2接口的Intel 750 SSD给我们带来的极速体验。但同时也曝露出在价格、安装易用和发热上一些问题。我们期待U.2在各方面完善之后,进去我们千家万户的电脑PC里。
玩家点评 (0人参与,0条评论)
热门评论
全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