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2800多家企业只拿到9%份额!中国大陆芯片设计仍需努力
    半导体研究机构IC Insights公布最新的芯片市场研究报告显示,2021 年,美国公司占据了全球芯片市场销售总额(包括IDM和Fabless厂商的芯片销售额的总和)的 54%,而中国大陆占比仅有4%。IC Insights称,2021 年,美国公司占据了全球芯市场总销售额的54%,这主要是得益于其占据了Fabless(无晶圆厂的芯片设计厂商)IC市场销售额的68%的份额。比如全球前五大Fabless厂商当中,高通、NVIDIA、博通、AMD、赛灵思等都是美国厂商。美国还占据了全球IDM(自有晶圆厂的芯片厂商) IC市场47%的销售份额。在全球头部的IDM厂商当中,Intel、德州仪器、美光等都是美国厂商。因此,在全球的整个芯片市场,美国的市场份额也依然是稳居第一,高达54%。韩国占据了全球芯片市场销售总额的
    2022-04-08 12:32:34
  • 12代酷睿果然不好惹:AMD Zen3锐龙新U双双挑战失利
    前不久AMD发布的四款新锐龙桌面处理器已经在国内渠道开卖,其中8核锐龙7 5700X 1999元,6核锐龙5 5600 1359元,6核锐龙5 5500 1099元,6核锐龙5 5400只要939元。虽然3款锐龙5000都是Zen3,但依然把矛头对向了风生水起的12代酷睿,其中锐龙5 5600、锐龙5 5500分别想要对标酷睿i5-12400/12400F、酷睿i3-12100。不过,12代酷睿看起来并不是吃素的,以酷睿i3-12100为例,渠道价不足900,可是在TMHW的1080P游戏综合测试中,居然完胜锐龙5 5500以及锐龙5 5600G。另外,锐龙5 5600和小哥哥锐龙5 5600X也都没能在此次的游戏测试中将酷睿i5-12400拉下马。就目前的选购建议来看,锐龙5 5600的性价比不错,
    2022-04-08 12:29:28
  • AMD芯片组驱动正式支持USB4接口:40Gbps、锐龙6000首发
    今年初的CES展会上,AMD发布了锐龙6000系列移动处理器,这一代不仅升级了6nm工艺和zen3+架构,同时IO技术也全面更新了,不仅支持PCIe 4.0,还支持了USB4接口,速率可达40Gbps。这个接口对笔记本平台来说很主要,因为Intel已经在11代及12代酷睿笔记本上普及推广雷电4接口,AMD之前支持的还是USB 3.X标准,不论速率还是供电、视频能力上都是不如雷电4的。现在锐龙6000上,AMD也全面支持USB4接口了,而且支持的是高配版标准,USB4认证最低速率其实是20Gbps,AMD做的是40Gbps,支持的视频也是DP 1.4a HBR3,标准上兼容雷电3的,甚至不输雷电4,后者的一些可选要求都被AMD的USB4做成必选了,比如从PCIe引导系统等等。比雷电4差的主要是一点,最低供电没有达
    2022-04-07 16:37:36
  • AMD承认了!显卡驱动竟会擅自超频CPU
    3A、3I平台的好处是自家协同性更好,但偶尔也会有一些“越轨”行为。AMD今天确认,新版显卡驱动中存在一个Bug,会在未征得用户同意的情况下擅自超频锐龙CPU。AMD的一位发言人表示:“我们已经知晓,AMD软件套件中存在一个问题,针对某些用户会调整特定AMD处理器的设置。我们正在就此调查,会尽快分享更多信息。”AMD去年在Radeon显卡驱动中加入了CPU监控、超频功能,其实就是集成了Ryzen Master软件的部分模块,从而无需单独安装这一软件,即可对CPU处理器进行简单操作。但是最近有多位网友反馈,同时使用AMD处理器、AMD显卡的时候,部分BIOS设置会自动修改,对处理器进行超频。虽然这能带来更好性能,但也存在系统不稳定、影响质保的隐患。目前,遇到此问题的用户只能手动删除显卡驱动中的Ryzen Mast
    2022-04-07 13:49:09
  • 鸡血版酷睿i9-12900KS能效更高:1.2V下功耗低了10W
    Intel的酷睿i9-12900KS处理器已经在昨晚8点正式开卖,国行售价5699元,相比酷睿i9-12900K首发价只贵了700块钱,但它的核心频率最高提升到了5.5GHz,单核及游戏性能更强大。酷睿i9-12900KS可以看作是酷睿i9-12900K的鸡血版,通常这样的CPU都会是体质较好的特挑版,可玩性比一般的CPU要高,hardwareluxx网站的实测中也证实了这一点。他们的测试就玩了一把降压超频,成功将酷睿i9-12900KS的电压降低到了1.2V,并做了多种测试。 首先是性能测试,除了第一个跑分是越高越好之前,后面的Blender渲染测试都是越低越好,将压倒1.2V的酷睿i9-12900KS在性能上甚至有21秒的优势,这个差距就很大了。 降压之后,酷睿i9-12900KS的功耗也降低了,峰值从25
    2022-04-07 11:44:37
  • 国产通用GPU支棱起来了:天垓100已累计获得2亿元订单
    通用GPU厂商天数智芯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宣布,天数智芯首款通用GPU天垓100及天垓100加速卡自发布以来,累计获得的订单金额已经接近2亿元。从2021年3月31日,天数智芯发布了国内首款通用GPU——天垓100芯片及天垓100加速卡,实现了国内通用GPU从0到1的突破之后,仅过了一年多的时间,就实现了从产品发布到规模应用的飞跃,成为中国唯一量产的通用GPU产品。天数智芯表示,从2020年5月交付流片,天垓100仅用一年多时间就完成了流片、点亮、测试、客户适配、稳定供货等阶段,成功量产并实现规模应用。除了市场的期待、天数人的努力和合作伙伴的支持,产品本身的硬实力才是最根本所在,尤其是开发全自主、技术广通用两大特质在天垓100市场拓展过程中显露无疑。据介绍,天垓100从底层硬件到上层软件都是独立设计开发,不走购买
    2022-04-07 11:43:29
  • 别笑“胶水多核”:单芯处理器快走到尽头了
    苹果公司发布的 M1 Ultra再次让爱好者和分析师感到惊讶。因为这个芯片是 M1 Max 的一种变体,可以有效地将两个芯片融合为一个,让双芯片设计被软件视为单个硅片。Nvidia在2022 年 GPU 技术大会上发布了类似的消息,该公司首席执行官Jensen Huang宣布公司将把公司的两个新 Grace CPU 处理器融合到一个“超级芯片”中。这些公告针对不同的市场。苹果将目光投向了消费者和专业工作站领域,而英伟达则打算在高性能计算领域展开竞争。然而,目的上的分歧只是突显了迅速终结单片芯片设计时代的广泛挑战。多芯片设计并不是什么新鲜事,但这个想法在过去五年中迅速流行起来。AMD、苹果、英特尔和英伟达都不同程度地涉足。AMD通过其 EPYC 和 RYZEN 处理器追求小芯片设计。英特尔计划效仿 Sapphir
    2022-04-07 11:42:24
  • CPU极限频率是多少?100万GHz:比酷睿快上20万倍
    今晚Intel的酷睿i9-12900KS处理器就要开卖了,这款CPU最大的卖点就是高达5.5GHz的频率,也是目前消费级CPU中的王者,那大家是否疑问过CPU的频率最高能到多少呢?很多老鸟可能还记得AMD及Intel曾经在CPU频率上展开竞赛,P4时代Intel许诺要推出首款4GHz的CPU,但最终没能实现,以致于当时的CEO贝瑞特下跪道歉。如今十多年过去了,CPU的最高频率其实也没提升多少,高端酷睿才刚刚超过5GHz,AMD那边的还要再差一点,不过现在的CPU都是多核架构了,频率提升难度跟之前单核是不同的。曾经有人憧憬过CPU频率提升到10GHz水平,只不过这个实现起来很难,但它肯定不是CPU频率的极限,现在奥地利格拉茨科技大学的研究给出了更准确的结果。来自格拉茨科技大学的团队研究了当代芯片中的晶体管的开关速
    2022-04-07 11:40:59
  • 不学Intel AMD谈大小核x86设计:Zen大核极具弹性
    虽然移动平台的大小核架构使用多年了,不过x86平台去年才随着Intel发布12代酷睿开始首次支持大小核设计,Alder Lake这一代最多8+8核心,今年的13代酷睿则会发展到8+16架构,小核心数量翻倍。Intel首发大小核架构之后,AMD会如何做?该公司全球技术营销总监 Robert Hallock日前在采访中回应了这一点,指出了AMD与Intel在CPU架构上的区别,以及AMD为什么坚持做大核CPU的原因。 据他所说,Intel在Skylake(6代酷睿)及之后的CPU中一直坚持这种内核,随着核心规模的扩大,芯片尺寸也受到了限制,所以Intel已经很难继续增加大核心数量。至于AMD,Robert Hallock表示AMD的Zen架构扩展性更好,因为AMD使用了小芯片设计,核心更小,提升CPU核心
    2022-04-06 13:18:50
  • 国产芯片厂首次加入 由AMD、Intel等组建封装技术联盟
    芯原股份是国内领先的芯片IP服务商,该公司日前宣布宣布正式加入UCIe产业联盟。Chiplets小芯片封装(也有翻译称之为芯粒)技术是近年来的热门,将不同IP模块封装在一起可以进一步提高芯片性能,此前AMD及Intel等公司还组建了UCIe产业联盟,现在芯原股份也加入了该联盟,成为第一个加入的国产芯片厂商。 作为中国大陆首批加入该组织的企业,芯原将与UCIe产业联盟其他成员共同致力于UCIe 1.0版本规范和新一代UCIe技术标准的研究与应用,为芯原Chiplet技术和产品的发展进一步夯实基础。今年3月,UCIe(Universal Chiplet Interconnect Express)产业联盟由日月光、AMD、ARM、Google Cloud、Intel、微软、高通、三星和台积电十家公司正式成立,联盟成员
    2022-04-06 09:59:43